不論你初出社會或踏入職場多年,在職場都應注意職場上的淺規則。
在學中,課堂上不會教你關於職場上應注意的行為或應遵守的分際;出了社會,更不會有人告訴你應該怎麼做,因為沒有人應該要教你怎麼做,全靠自己平日的觀察去一點一滴地累積。
即便是社會老鳥,也不全然會留意這些事情,這與一個人的個性、原生家庭或許有些關係。
根據多年工作經驗,觀察並彙集以下個人心得:
多觀察周遭人事物
以個人為例,剛出社會踏入職場,或已成老鳥轉換職時,都不會有人告訴你應該要注意什麼,或許個性使然,我會觀察周遭的人在做什麼?或發生什麼事?
如:曾待過公司是這樣的響應環保的文化,每天一到職場開工作區的燈 (響應環保非全區開燈),這不會有人特別告知你。人員未全部到班,只開工作區的燈,這樣可以節省能源;午休時間一到,即刻全部關燈,為了讓全體員工準時休息,也響應環保熄燈一小時,這些要靠個人觀察去發現,若無人告知,個人會變的像異類好似不遵守規定一樣。
或公司為責任制,規定早上 9點到班,發現主管總是大約 8點30多分左右到班,但許多員工甚至9點後才到班,雖然主管不說,但也一定默默在觀察。個人觀察到這一點,以往都近9點到班,雖然準時,但發現若早上有例行工作的事情會較無充裕時間可讓你慢慢完成,在觀察到主管到班情況後,個人到班時間調整到 8:40 至 8:50 左右,不僅與主管到班時間差不多,也因為調整到班時間調整後,早上例行工作變的不再急匆匆要交付。
且早到班的好處是,不用因人多擠大眾交通工具、到公司倒茶水也不用擔心人太多水不夠倒、早到也可以在無人之際,思考今天需完成的任務是哪些⋯⋯
職場尊重
而職場的基本尊重,更不會有人告訴你,在學校,會教你兄友弟恭、尊師重道;在職場,不會有人告知你要怎麼尊重同事跟主管,因為這些事情像淺規則,是看不見的、公司無明文規定,但卻又是廣泛認同、大家必須「遵循」的一種規則。你要自己去觀察、去遵循。什麼是職場的尊重?
我曾遇過職場老鳥,遇到新主管或現在的主管沒有職務上經驗,所以很多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事,無經驗的主管會不知道,而這位老鳥非常瞧不起、鄙視這樣的主管,認為他的經驗與現在職位/職稱不相稱,而在背後一直議論這樣的主管,甚至在主管面前直接嗆聲 (猜想也是因為職位不夠高):如果沒有本事解決問題,就不應坐在這個職位。
雖主管沒有相關職務上的經驗,但職場的基本尊重應要給予,做好本分內的事,不應評論主管是否有能力去承受工作的重量。
職場的生存之道
這跟之前我寫的一篇工作應留意事項很像,在此簡單列示:
- 不害怕擔責(承擔責任):當發生錯誤時,不推卸並承認錯誤,想辦法解決問題。
- 勇於接受任務:接受任務也是自我成長的一種方式,當遇到主管指派任務時,可思考如何執行,而非直接說辦不到。
- 不議論他人:做好分內之事,不隨意議論他人或隨之起舞高談闊論。
- 不倚老賣老:大家都是相互學習的關係,雖自身經驗或許可帶給他人幫助,不代表一定是對的或最好的,一起討論激盪火花,或許有更好的解決方式。
- 適應職場文化:不老是脫口而出 "我前公司怎樣" 、"我前部門怎樣"⋯⋯自身可以取其經驗彈性運用調整使用,不然,這樣我之前怎樣怎樣的話語不是人人都想聽到,還會落得別人心裡「那之前那麼好,那你回去吧」OS的感受。
- 要有同理心:自己不想被怎樣被對待,就要換位思考也不能那樣待別人,職場上大家是互相幫忙的關係,太過相信個人能力而有鄙視他人的行為要避免。
- 態度決定一切:不管老鳥、菜鳥,職場上不會不懂或做錯不打緊,重點是態度跟有沒有心的問題。一樣犯錯,但一個誠心、一個就一副都他人的錯,態度上明顯差異。日後一個不再犯錯,因記取教訓;一個仍繼續犯錯,主管或同事或有感受。
以上,個人心得不代表大家心聲與經驗。
職場上尊重他人也等於是尊重自己,也一併實踐在生活上,相信人際關係上一直有不錯的機運。
留言列表